「動畫侵害未成年人」,我們需要閹割動畫,還是需要清醒的父母?

相信大家也對最近“動畫領域侵害未成年人”相關的消息有所了解,江蘇省發布了一個關於《動畫領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長安全消費調查報告》,其中調查了21部動畫作品,訪問了1024名家長共查出了1465個問題。

僅僅21部作品就有1465個問題,平均算下來每部作品將近80個問題,有很多動畫都沒有80集,甚至都沒有80個角色。

「動畫侵害未成年人」,我們需要閹割動畫,還是需要清醒的父母?

動畫管控力度空前嚴格

相信從最近播出的四月新番上大家也可以看得出來,現在對於動畫管控的力度非常嚴格,很多動畫都需要進行非常仔細的審查才能夠播出,甚至有的動畫需要審查一個月之久,而放送出來的作品已經是經過P圖、閹割處理過的。

「動畫侵害未成年人」,我們需要閹割動畫,還是需要清醒的父母?

從這個季度的“先審後播”制度來看,基本上想要第一時間觀看連載放送的新番已經是天方夜譚了,這很大程度的影響了中國動畫觀眾們的觀看體驗,以及二次元圈子的發展。

心裡話

「動畫侵害未成年人」,我們需要閹割動畫,還是需要清醒的父母?

對於這件事其實作為一個動畫區的up,咸魚本身是有立場的。也僅僅20出頭的年紀對於“如何教育孩子”這件事來說還是比較遙遠的,但是作為一個“曾經的孩子”,我還是有一些心裡話。

相信人們都都聽說過一句話“電視演的都是假的”。這句話是如何產生的?它的意義和被人們熟知的目的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告訴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孩子們,不要輕易被電視裡面的人或者事情影響,因為人和人是存在區別的。

「動畫侵害未成年人」,我們需要閹割動畫,還是需要清醒的父母?

而動畫難道不是如此嗎?相比於電視劇,難道這種完全跨次元、世界觀不同的東西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嗎?動畫難道就不是假的嗎?

內容太簡單,不適合孩子大腦發育、內容太復雜,讓孩子過分早熟、內容太科幻孩子看了會有幻想……這些我們都未曾發現的“後果”都被家長和專家們一一指出。

「動畫侵害未成年人」,我們需要閹割動畫,還是需要清醒的父母?

然而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不應該是明確地告訴孩子,有些東西是不對的,有些東西是不應該學的嗎?至少在咸魚本人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告訴我的。

還有一個讓人比較驚訝的事情,課文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父親給孩子買橘子”的劇情讓這個故事直接消失在了課本中。理由是因為父親給孩子買橘子時有一個橫穿鐵路的動作。

「動畫侵害未成年人」,我們需要閹割動畫,還是需要清醒的父母?

家長們只知道有這個動作,但卻不知道買完橘子的下一幕就是孩子在告訴父親“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而父親笑了笑……這個故事中其實讓很多人意識到了父愛的雛形,並且同樣告訴了孩子們不要橫穿鐵路。

由此來看,現在的家長們面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時,沒有選擇去告訴孩子這件事的對錯,而是直接“斷絕”,但是在人間百態中,除去動畫還有電視劇、電影、還有身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所謂的“可能性”,難道作為父母都應該直接“斷絕嗎?”

「動畫侵害未成年人」,我們需要閹割動畫,還是需要清醒的父母?

如果我有孩子,我會告訴他,《背影》中穿過鐵道是有錯的,但是爸爸穿過鐵道是因為當時鐵路剛剛開通,他不了解其中的危險性,但是爸爸很愛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