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刀劍神域alicization》篇章正式完結,如今擔任本次季度作品的制作組做夢也沒有想到,刀劍神域系列的主打作品會走到這樣的下場。高開低走背上熱衷粉絲們的罵名,一個黑粉編劇擔任了此次劇情的改變,為刀劍神域系列增添了一筆無法抹去的黑影。以刀劍神域系列本身而言,從制作到經費的投入每一部作品都有著超高的水准,每一季作畫到戰斗特效轉變到劇情都是刀劍粉們的驕傲,因為擺脫原著小說之後,在動畫的色彩中看到自己喜愛的作品再次得到升華。但愛麗斯篇章劇情卻給了粉絲們無盡的摧殘與打擊,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愛麗斯藏匿快遞箱中郵寄桐人府邸

《刀劍神域》系列本身就是一大熱門IP產業作品,什麼是熱門IP作品?

無論是漫畫、游戲、還是小說題材改編動畫化都有著一定的基礎,所謂的熱門IP是原著作品有著固定強大的粉絲團支撐,依靠熱衷粉絲的情懷與用愛發電將原著轉變為電視動畫。通過動畫調動新鮮血液拉動人氣提高原著作品聲望擴大化從而影響作品本身及其周邊產業。但即使有原著作品與強大粉絲後援團的鋪墊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備,大家常說改編不是胡改,不是亂編。在遵循還原原著的基礎上達到升華,並不能因為調動人氣效應將故事核心情節轉變為露骨情節,這種情況無疑是讓新人感到不適、令粉絲感到惡心,完全喪失了原著角色本來的定義,對自己喜愛的作品產生質疑。

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愛麗斯明搶桐人小三操作實力拉滿

愛麗斯智能AI實體化小三操作拉滿

以《刀劍神域alicization》終章的情節來看,本次編劇改編作品內容已經完全佔據了以上所說的兩大禁忌,以忠實粉絲們的熱愛之情做消費,以作品角色的露骨和情感線觸及粉絲底線。終章開篇人界與黑暗界之爭,神級賬號的妹妹與詩乃種種觸手情節無疑是為了拉新而創的無腦操作。松崗休班大半個季度,蘇醒便成為了大家口中的懦夫,戰不能戰,唯唯諾諾,打斗情節完全靠心意拉滿鬼兵借道來完成。

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愛麗斯向桐人表達心意

以本次最終話為例,刀劍粉們最為深刻明白的設定則是桐人與亞絲娜的戀情,此次智能AI首例成功愛麗斯搖光現世與日常生活之中。愛麗斯所彰顯的內心情感並不是實驗團隊耗時多久打造的智能搖光體系,反而更像是一種飼養培育類成果,而飼養員便是桐人。步入現實的愛麗斯種種表現與公開聲明都是對桐人充滿了實至名歸的愛情,而對於亞絲娜與桐人的戀情而言,無疑這種情感是不純潔的,放在如今的粉絲理解則是名副其實的“小三”行為。

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愛麗斯認父情節

最後一畫中愛麗斯藏匿在紙箱中快遞到桐人府邸,情感流露宣洩一番後又做出了相應的親密舉動,雖然是智能AI(機器人),但在UW的世界中卻並非與現在一樣。桐人家族會談時,愛麗斯直口叫父親,雖然劇情效果為了抖包袱,但在遵循原著作品的粉絲心中,完全是將桐人主人公的情感拉入黑影一般,而愛麗斯的這波“小三操作”也被刻畫到拉滿的效果。

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星王篇鋪墊變成星際爭霸

星王篇鋪墊轉變為星際爭霸

200年UB加速時光桐人搖光被復制事件,無疑暗示著下季度章節作品星王篇的到來,三人再次返回UB世界中時代的改變迎生而入,然而這個時代下的星王桐人可謂是本系列中的最強戰績。但賦予在愛麗斯篇章中做鋪墊來看卻顯得格外不協調,首先宇宙翱翔三人組,桐人直面異形怪獸開啟雙刀流暴打模式,以往的整合騎士告別了劍選擇了作戰飛船。

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亞絲娜神級賬號發動技能無副作用

亞絲娜的神級賬號在桐人擊打過後,再次開啟了空間操作的大面積技能。這次不得不吐槽的是本次的技能完全絲毫沒有任何副作用,沒有了頭痛反應沒有了與黑暗界戰斗時所謂的次數限制,並且輕輕松松一氣呵成。

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愛麗斯回歸釋放寶具

反觀愛麗斯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感關系依然與亞絲娜同行,並且接力對眼前的怪獸進行收割。從這一點上星王篇的韻味逐漸傾向了大家熟知的星際爭霸,也最為直觀的讓粉絲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神級賬號的特殊性,桐人不再像以往那樣戰斗靠吼,哭泣求援。亞絲娜不再受賬號限制受對手虐待與擺布。

制作組打臉《刀劍神域》小三操作拉滿,快遞女友、星際爭霸齊上陣

尤吉歐事件已成本作敗筆

不得不提及的則是終章中最為優秀的角色——尤吉歐,這個角色上半場退場後,下半場以心意鬼兵借道的方式頻繁出場確實刷新了忠實粉的三觀。與其說讓尤吉歐成為本作的核心價值,不如說這種高端操作無疑是成為了《刀劍神域alicization》中最大敗筆,完全將尤吉歐的自身價值消磨到一文不值。

最終作品跌落到4.8分並沒有任何意義,其最主要的原因編劇可能對這部作品本身的理解存在了極大誤區,太過注重用某些橋段與情節去拉新,完全忽視了所謂熱門IP這個屬性的觀念,讓忠實粉絲買賬的算盤打的太好,只可惜算錯了粉絲只會對忠於喜歡的作品買賬,改編作品的由來完全取決於能不能在其中得到滿足,自己喜歡的原著是種榮譽,一旦偏離了這個本質,只能說是一種自食其果的結局。